央廣網財經北京7月3日消息(記者初日)據經濟之聲報道,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已實行多年,只要交易真實、合法,對外支付就不受限制。但隨著監管從台前來到幕後,一些企業會鑽空子利用虛假的、構造性的貿易套利。外匯管理局如何在防風險和促便利之間尋找平衡點?企業得到了哪些實惠?經濟之聲記者初日報道。
  中國國際醫葯衛生公司從國外進口的一批藥物該付款了,財務部李經理答應對方一天就能到賬。
  李經理:經常項目項下應該是比較快的收付匯,付匯現在有的可以當天就完成,像對外付貨款,現在都是比較方便的。不用逐筆再去審了,直接提供相關單據就可以了。
  經常項目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,包括貨物貿易,就是進出口,還有服務貿易,像跨境的旅游、留學、運輸等。
  中國國際醫葯衛生公司作為貨物貿易A類企業,可以充分享受外匯收支便利,具體單證無需審核,銀行進行簡單的真實性審查即可。而對有違規傾向或確認違規的B類、C類企業,監管就較為嚴格,業務會受到一定限制。
  這是我國外匯管理轉變的一個縮影。“總量核查、分類管理、動態監測”的模式已經全面替代“一一對應,逐筆核銷”的管理方式。外管局經常項目司杜鵬司長做了個形象的比喻。
  杜鵬:就是從傳統的“機場安檢式”轉向了新型的“交通攝像頭式”。改革實施一年後,全國外貿企業節省的人工、交通等費用達到近48億元人民幣。
  不過,境內外兩個市場、兩種匯率、兩種利率,不法企業通過財務運作來實現套利融資的行為難以杜絕,如何有效防範這類風險?
  杜鵬:我們主要依托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,由於監測在後臺進行,一般企業、個人感受不到外匯管理的存在,但一旦企業和個人違規操作,外匯局就會很快發現,並啟動後續核查、分類、處罰等程序。
  目前我國經常項目可兌換,但資本項目還受到部分管制,不少企業建議,有了有效管理經常項目的經驗,資本項目應該儘快放開。
  李經理:資本項目項下倒是可以繼續再大力推進一些,便於境內外資金,人民幣的跨境流動,形成人民幣國際化結算,這肯定是對咱們自己國內有利的。
  (原標題:外匯管理改革企業得實惠 一年減少跑腿成本48個億_fin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c40mcqk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